星期六帶著兩隻寶貝上台北,因為一同去參加好朋友的訂婚典禮。
其實,之前婆婆就跟我說,帶著兩個小孩哪能吃到喜酒,她願意幫我帶小孩,讓我跟Tony可以好好的吃喜酒,
然而,我比較不喜歡麻煩別人,更何況我也想帶著小孩去,讓他們看看Verna阿姨的漂亮模樣。
大寶貝現在比較穩定,較能溝通,至少他可以乖乖坐在椅子上吃飯,而且吃到一半他就睡著了!
反倒是小兔子可能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人,
也是第一次看到新娘子,所以整個人就是相當high,叫她乖乖坐在娃娃椅上,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她只想往外跑,而我跟Tony,還有好朋友Grace輪流照顧她,才得以撐到最後。
席間,Tony告訴我一件事,當他帶著大寶貝去洗手間時,大寶貝告訴Tony他要便便,
於是Tony就協助他坐上馬桶,大寶貝不許Tony進去廁所,他說是因為便便臭臭,爸爸不能進來!
Tony也就只好在外面等他,當大寶貝Ok後,他卻全身脫光光跑到外面來叫爸爸,
Tony見狀,嚇了一大跳,問大寶貝說:你怎麼全身脫光光?
大寶貝理直氣壯的回答說:媽媽說便便完後要洗屁屁,會比較乾淨。
Tony繼續問:那為什麼連衣服都脫掉?
大寶貝回答:因為媽媽說脫掉衣服才不會「葛」(台語發音,翻成國語就是「沾到」的意思)到便便。
這件事一開始讓我笑翻了,覺得大寶貝真是可愛!
但當我仔細想想,這背後的問題相當大。
如果我持續這樣教導他,以後當他長大在外面上廁所,
是否也會像這一次一樣全身脫光光,只是擔心衣服會「葛」到?
是否以後他上完廁所就會習慣要洗屁屁?只因為媽媽說這樣會比較乾淨?
是否以後他會覺得很奇怪?為何有的小朋友是擦屁股?為何他是要洗屁股?
是否以後他會覺得為何外面的廁所沒有可以洗屁股的地方?
是否當他上幼稚園時,會請求老師幫他洗屁屁?
這些問題看起來好像很好笑,即使Tony說我是多慮了,我開始想這到底是一個好習慣還是怪習慣呢?
但如果我持續這樣教導他,以後一定會遇到這些問題的,不是嗎?
當小孩嗯便便時,我總是習慣直接用水洗,有時甚至就順便再洗一次澡,
總覺得這樣比較乾淨,也可以省下濕紙巾的費用,即時大寶貝現在已經會在馬桶上便便,
只要在家中,我還是習慣抓來直接用水沖一沖,很少用衛生紙,
可能就是這樣,培養出他的習慣是「恩便便後就是要洗澡!」
或許我得慢慢讓大寶貝習慣用衛生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