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間現在對於小孩的處罰有兩種態度,其一是適度體罰,其二是反對體罰,以說道理的方式。
無論是哪一種,一定有它的信仰者,
我認為每個父母都一定會找出適合自己小孩的方式,畢竟只有我們懂自己的小孩,
因此,我沒有特別信仰哪一種,可以說是「混合派」吧!
之前有個同事--T爸爸選擇只用打的,而且是用竹子,譬如飯沒有吃完,竹子就過去;
沒有在7點45分出門上學,竹子就過去;
凡是T爸爸講過的事情,小孩若犯錯,鐵定是棍子伺候,
因為T爸爸的認知是:乖小孩一定是要打出來的。
我想,以前他應該也是這樣被她的媽媽打出來的吧!
還記得,懷孕前一直跟Tony講說,我會使用愛的教育,不會用體罰的方式。
當大寶貝1歲時,開始會嘗試以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
起初我的方式的確是用說道理的,「不行喔!插頭會電人喔!」「不行喔!浴室有水會滑喔!」
但這種方式一直到1歲半-2歲時就不大管用了!
因此,1歲半後開始會讓他用罰站的方式,只要一犯錯,
就是固定在客廳或房間牆角罰站,剛開始是一分鐘,
隨著年齡增加,現在是3分鐘,真的要站3分鐘,
即使哭得很慘,也不理會他,就讓他哭3分鐘吧!
有一次,當家瑋2歲多時,因為與堂妹恩恩吵架,甚至推人,
由於已經警告一次了,馬上就讓他去罰站,那一次他哭得相當慘,
我們還是忍住,就是要讓他站3分鐘。
不過,罰站3分鐘之後呢?接下來我會蹲下來問他:你知道為何會被罰站嗎?(小孩鐵定知道原因的!)
然後我就會聽他自己說,我會再問:如果以後再犯呢?怎麼辦?
我會讓他自己說,即使他沉默,我也會等他開口,
他如果再不開口,我就會說:若再犯錯,是希望被罰站還是打手呢?
這句話主要是引導他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通常家瑋都會說希望被罰站。
最後,我就會抱抱他,親親他,再次提醒他以後不可以再犯錯喔!
到這裡整個罰站的流程才算結束,因為我想讓他知道,即使我們處罰他,
他還是我們的大寶貝,我們還是相當愛他的!
我寧願花這3-5分鐘,讓整個處罰的流程作個結束,這樣的方式能處理掉小孩與大人的負面情緒,
讓彼此在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中,我相信這是值得的!
我相信那一次家瑋應該印象相當深刻,
因為到現在三歲了,他有時會跟我們說:我想看瑋瑋被罰站的影片。
其實小孩真的相當聰明,真的都記得為何會被罰站。
現在要照顧兩個小孩,耐心似乎不像之前多,
除了罰站之外,我還會在加上愛的小手。
我也知道媽媽最會囉嗦了,因此,只要我好心的提醒小孩2次,
若還是照樣犯錯,愛的小手馬上就過去,連小兔子也打。
最近,兩隻寶貝就發生同時被我修理的情況。
小兔子非常喜歡開關電燈,我也知道1歲的小孩非常喜歡玩電燈,
當我在房間關燈,準備要讓兩隻寶貝睡覺時,
小兔子就會起來開關電燈,而瑋瑋這時也要湊熱鬧,
第一次,我非常溫柔的說:小朋友們,準備睡覺囉!我們把電燈關掉吧!
兩兄妹依然故我,
第二次,我還是柔柔的說:請關電燈囉!
兩兄妹依然玩得相當開心,殊不知此時我已經去拿愛的小手,
咻~~咻~~就這樣一人一下,然後我會再跟他們說為何會被打,
抱抱他們,說故事他們聽,
兩兄妹才停止這個開關的動作。
難道體罰後,兩兄妹就不會再玩開關嗎?
如果真的是這樣,我相信許多父母都很樂意體罰吧!
這個動作當然偶爾還是會發生,但只要我口頭警告後,
哥哥基本上應該都還可以,現在就是小兔子一直在挑戰我的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