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貝1歲半時,由於接觸到汪培挺老師的「餵故事長大的孩子」與「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兩本書,
就開始讓大寶貝接觸英文繪本,剛開始就是按照書上所教的: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念給大寶貝聽,
念了差不多3-4次之後,只要大寶貝沒有異議,我都會直接念英文的方式,
這樣也念了一年多的時間,每天都會念個2-3本,每次差不多10幾分鐘的時間;
到現在留職停薪在家,與大寶貝的互動時間較多,總不能每天都大眼瞪小眼的,
因此早上大約會有20分鐘-30分鐘的時間,都是屬於說故事時間,其中包含中文、英文繪本。
除了故事繪本之外,我還訂了巧連智ABC Bubble,因為大寶貝也挺喜歡看巧虎的,因此上網訂了ABC Bubbles。
ABC Bubbles是屬於初階Start版,為期12個月,總共12期,
這個系列主要是協助小朋友認識26個字母與數字,每期有不同的主題,
教具包含VCD、遊戲書、輔助教材(以上均每期一張)、CD(每季一張)。
大寶貝如果收到新的ABC Bubbles,都會告訴我說:媽媽,這是我的書,我要看!
可見他還挺喜歡這系列的書。
然而,大寶貝的學習成果如何呢?其實學習成效不是只有看VCD就可以提升,
由於之前沒有花很多時間協助大寶貝學習英語,也只是每個月陪著大寶貝看VCD(大約15-20分鐘)、玩遊戲書,
比較沒有系統性,學習比較片段與零散;
再加上,一年前的心態是大寶貝只有2歲,也不用先學英文,只要不排斥就可以了,
因此可以說是沒有比較具體的學習成果,即使有了這一張鼓勵學習獎狀!
(哈~~看到這一張我整個人就是覺得很好笑,當然也很心虛!)
5月份時,我甚至還想過送大寶貝去上幼兒美語,讓他以團體學習的方式學習英文,
不過,在我家附近問了幾家英文補習班,都沒有收大寶貝這種年紀的小孩,
最少也都要大班或是中班,因此最後這種方式就不了了之。
這一年來,對於陪伴大寶貝的學習英文之路上,對自己的定位也真的僅是陪伴,
沒有作其他的努力,除了英文繪本以外。
若是說「ABC Bubbles沒有用」這樣的言論就真的相當偏頗,誰叫我們自己沒有努力;
而英文繪本主要是讓大寶貝的耳朵習慣英文,也讓他培養閱讀的習慣。
但自從看完成寒老師的「早早開始、慢慢來」,我這個月來開始執行一些方式,
來協助大寶貝以比較輕鬆的方式學習英文,
因為成寒老師曾說過:大人學不好英文,都是自己的錯;但小孩學不好英文,絕對是父母的錯,
我可不想讓大寶貝以後埋怨我,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正確的陪小孩走過英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