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職帶小孩已經一周年了,有許多朋友問我:你當初怎麼有勇氣辭職回家帶小孩?
也有人會跟我說:還好Tony薪資不錯,你才可以這樣決定。
還記得到公司辦理離職那一天,大嫂特地打電話來問我:你真的確定要離職嗎?你這樣的工作很好耶!
我明白大嫂的心思,她總是叫我要慎重考慮,總說以後這樣的工作會很難找。
這一年,與之前的工作相比有著相當不一樣的樂趣與痛苦。
其實在大寶貝六個月時我曾經考慮辭職回家帶小孩,連辭職申請書已經放在直屬主管的桌上,
不過經過主管的說服,當然主要原因還是自己意志不堅定,當主管說完後,我就直接說:好吧!我還是繼續上班吧!
很糗,也很尷尬!
等到我再有專職帶小孩的念頭,那已經是小兔子出生五個多月後了!
從第一次遞辭呈一直到第二次有專職帶小孩的念頭相距剛好兩年,這兩年中我從未再興起專職帶小孩這樣的念頭。
到底是怎樣的原因讓我第二次具備破釜沉舟的決心呢?
因為我這一次相當認真思考,並且自己在腦海中想像自己專職帶小孩的情境,
一經確定自己真的準備好時,隔天馬上到公司遞上留職申請書,無論其他人如何說,我自己真的是想得非常清楚,
現階段專職帶小孩是我想要的,也是我必須要做的,這樣的感覺與第一次遞辭呈時的茫然、徬徨猶豫真的截然不同。
首先,我以理性來思考,思考著家庭的經濟狀況是否允許。家庭經濟真的是一個相當現實的問題,
如果經濟允許,我相信每個做父母的都希望能夠陪伴在小孩身旁,參與著他們的成長軌跡,
而如果經濟不允許,也只好將小孩託付給其他人了!
經濟考量的部分第一步先列出我個人每個月的必備支出,譬如保險費、車貸,
接著就是確定自己銀行的存款有多少,
最後再考慮到留職停薪這一年雖然能領到投保薪資的6成薪,也就是所謂的育嬰津貼,
然而等到第二年開始就完全沒有育嬰津貼時,也就代表整個家庭收入是少了我這份薪水,家庭經濟鐵定會受到影響,
這時候,就必須算計一下老公的單一方面每月的收入是否可以撐得起家庭的支出,倘若不行時,自己的銀行存款又可以撐得了多久呢?
是半年還是一年,還是可以更久,時間可以撐得越久,自己專職在家的經濟壓力就會相對減少許多。
考慮完理性面之後,再來就是考慮感性面,其實就是思考自己是否能「真心誠意」全職照顧小孩,陪伴小孩,
所謂「真心誠意」也可以說是否是心甘情願,打從內心當中真心想要這樣做的。
自己在家帶小孩可沒有像之前上班那樣有同事,還有午休吃飯時間,
偶爾還可以喝個下午茶休息,與同事聊聊天,甚至還可以糾團網購,專職帶小孩可是工作時間24小時,
不但沒有薪水可領,還得全心全意照顧小孩與料理家事,
倘若要去銀行辦事或是去超市購買物品或是與朋友一起吃飯,
就得要帶著小孩一起去,行動力明顯有點弱,若是婆婆或是其他親人願意當你的替手這就可以另當別論了。
另外,即使在家,也不大能做自己的事情,總不能讓小孩一直看電視,還得花時間陪伴他們玩遊戲講故事,
天氣好時也要讓他們去公園曬曬太陽,消耗精力,流流汗,
這份全職媽媽的工作是做了相當多的事情,看似簡單,但實際執行起來還是得花心思,
這份工作在別人的眼裡總認為「做得好是應該的」,想要獲得類似工作職場上的掌聲似乎有點難。
因此,我自己曾經在腦海中想過在家帶小孩的情境。
想像兩隻寶貝坐在我腿上聽著我說故事,想像兩隻寶貝吃飯將飯粒弄滿地,
想像著如何應付兩隻寶貝一起洗澡、一起出門的各種突發狀況,
想像兩隻寶貝將家裡的玩具弄得到處都是,
想像兩隻寶貝一起鬧情緒時應該要如何處理等,想一想一些不好的情境,再想一想開心的情境,
一想到這些開心的情境時,我就覺得時候到了,回家帶小孩的時候到了,
因為我想要真正體驗開心的情境到底會有多開心,自己的潛力可以被兩隻寶貝激發到怎樣的程度,
所以我決定回家帶小孩了!
專職回家帶小孩的條件到底有甚麼呢?依據我的經驗,
我真的認為最重要的條件應該是自己是否真的準備好專職回家陪伴小孩,
一旦心態尚未準備好,即使經濟狀況允許,我想專職回家帶小孩也會帶得心不甘情不願,
如此也只是影響到自己的情緒,也會影響到小孩與另一半的情緒,
若是這樣真的是得不嚐失。
還記得以前有個主管曾經用一句話來鼓勵我們:「有心就有方法」,
專職帶小孩也是如此,只要自己準備好,以對的態度來面對,
我相信其它阻礙都不會是問題,因為自己一定會想盡辦法解決的。